7-Eleven创始人 铃木敏文:颠覆常识(二)

2016-01-28
  • A
  • A+
  • A++

7-Eleven创始人 铃木敏文:颠覆常识(二)

(图/取自网路)

 

颠覆常识之二:共同配送的物流改革

密集型选址战略相同,「共同配送」的物流结构也对连锁便利店的成长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共同配送颠覆了过去以大批量进货为主的业界惯例,与缩减採购单位的「小额配送」同为7-Eleven全力推行的物流改革。简而言之,共同配送是指生产厂家、供应商和总部三方通过互相合作,集中原本相对分散的配送路径,从而形成的合理化物流体系。

 

创业之初,由于生产厂商和一系列的批发商各自为营,每天来1号店送货的货车高达70辆。牛奶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当时的牛奶有全农、森永、明治等品牌,虽然对消费者而言都属于同类产品,但却必须由不同公司分别发送货品。我发现这种配送方式非常没有效率,因此建议把同一地区同类厂家的产品混装在一起实行共同配送。然而,零售业门外汉的想法再次遭到了强烈反对。厂家出于对品牌的自尊心,不愿运送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并斥责我们的做法不懂得其为建立品牌所付出的心血。这种说辞表明他们依然停留在卖方市场时代的思维模式,以为只要把产品放上货架,自然不愁销路。

 

但我并没有放弃,为了让他们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我做了一个实验。以前,供应商来店里送货时,都会把冰柜里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挪到后面,单独把自家品牌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只想让顾客看到自己的产品。为此,我改变了陈列方式,将各个品牌的产品排成一排,让顾客面对丰富的选项,自主选择。结果这一方式吸引了更多顾客购买,所有产品的销售额都得到了显着提高。

 

这一实验有力证明了卖方市场的做法已经过时,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最终,各厂商接受了混合送货的提议。 1980年,日本流通史上首次实现了牛奶的共同配送。此后,7-Eleven的共同配送体系又获得了飞跃式的成长,主要对产品进行了细分。我们在各个区域设立了共同配送中心,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分成冷冻型(零下20摄氏度),如冰淇淋;微冷型(5摄氏度),如牛奶、生菜等;恆温型,如罐头、饮料等;暖温型(2 0摄氏度),如麵包、饭食等四个温度段进行集约化管理,而这一方式也沿用至今。「根据温度管理」的想法来自7-Eleven注重食品鲜度、崇尚产品品质的经营理念。现在,每家店舖的送货车辆从原先的日均7 0辆减少至9辆。

 

7-Eleven创始人 铃木敏文:颠覆常识(二)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颠覆常识之三:低价就会畅销吗?

消费者的价值观在哪里?为了读懂消费者的心理,首先必须判明他们随时代而变的价值取向。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后,市场上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折扣店,这一时代的消费者有非常明确的价值取向,主要关注商品价位的高与低。但是,如果企业还沿用老一套的低价战略,则势必会导致失败。举例而言,过去如果对产品採取了「加量不加价」的促销方法,会直观地让顾客感到划算。但在少子和老龄化的时代,「量大」对多数人而言并没有吸引力。随着单身人士和二人小家庭的增加,希望量少而价优,或者比起价格更期待高品质的人变得越来越多。所以在设定价格前,必须首先读懂消费者的心理。

 

对此再做进一步分析,有时日本人本身的国民性也是捕捉消费者心理的重要参考材料。我曾经和东京大学的名誉教授、工学博士月尾嘉男先生有过一次谈话,当时月尾先生的一番言论让我觉得非常有趣,他指出:「最近的日本人习惯了物质丰厚​​的社会,比起像过去一样拼命工作,他们现在的价值观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所以已经逐渐丧失了​​为适应严酷的社会条件而不断改变自身生活步调的能力。」

 

虽然日本和其他许多国家相比是一个富裕的国度,可是日本国民却对“差别”现象尤为敏感,我对这一矛盾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而月尾先生的一番话恰好解释了我的疑惑——正因为生活富足,所以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使人受到冲击。如果不能理解日本人这一特有的「国民性」,即使发现了市场变化的预兆,也很容易错觉,做出错误的判断。我在观察零售业的工作第一线时注意到,若想要捕捉日本市场的特徵,普通的方法基本无效。日本的消费者在思维上充满了矛盾的「两面性」:即使身处物质丰富的时代,也不愿轻易掏出钱包;虽然生活富裕,却对「差别」现象尤其敏感。因此,如果卖方不能绞尽脑汁,用尽一切办法唤起买方的消费慾望,企业也将走向末路。

 

同时,通过对市场宏观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消费形态并非趋向「多样化」,反倒具有非常明显的「统一化」特点。一些专家们经常说「多样化是当今消费形态的特点」或「在崇尚个性的时代,只有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产品才有销路」等等。但在零售第一线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的我们眼中,再没有比日本市场的消费形态更具有统一化特点的国家了。

 

7-Eleven创始人 铃木敏文:颠覆常识(二)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纵观整个市场,产品的生命週期正在不断缩短。新品每天层出不穷,在它们转瞬退出市场后又会涌现新的一批流行产品。看到迅速更新换代的产品,会让人误以为消费者的需求极具多样化。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产品都有销路,稍作观察就可以发现人气总是聚集在某些特定的种类上,因而并不能由此得出「现在的消费形态正呈现多样化」的结论。再者,最近消费者还会通过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社交网络)发表对热门产品的使用感想和点评,引起话题性的同时也让畅销产品的种类越来越集中。

 

由此基本可以断定,日本的消费形态将继续保持统一化的特点。这一背后藏有多个深层次的因素。首先,日本人的贫富差距相比美国等其他国家较小。其次,因为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使市场形成了统一化的消费形态。如果经营者没有看透市场背后的「本质」,盲目增加产品种类的话,那么无暇顾及所有产品的同时,也容易出现由缺货引起的机会损失。在揣摩顾客心理,捕捉产品需求时,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更要去挖掘深层次的因素。只有经常以发现问题的意识分析社会现状,「本质」才会浮出水面

 

 

 

 

 

文章来源:【创客100】

 

 

 

 

 

【一零一传媒/整理报导】

 

-------------------------------------------------------

 

文章内容若有侵权疑虑,请来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 本文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