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和联想将很快逆袭苹果、谷歌,你信吗?

  • A
  • A+
  • A++
2016-02-12

 

华为、小米和联想将很快逆袭苹果、谷歌,你信吗?

(图/取自网路)

 


国伦敦商学院客座教授、牛津大学圣艾德蒙学堂研究员Linda Yueh最近在《金融时报》刊文,她认为中国科技企业已经从国内市场转向国外扩张,未来西方科技企业的主导地位将面临挑战。苹果和谷歌高高在上的地位将被中国企业佔据。


苹果目前的营收60%来自iPhone,销售的手机也有三分之二来自美国之外,正是在海外市场上苹果面临中国便宜品牌的激烈竞争。 Linda Yueh看来,真正威胁苹果的不是三星,而是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尤其是紧随苹果的华为小米和联想。


与此同时,另一项研究数据似乎也在佐证着Linda Yueh的观点:
根据全球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Analytics公佈的最新数据,韩国三星电子2015年首次跌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在2015年第四季度(10~12月份),华为以15.2%的市场份额佔有率取得第一名,小米以14.8%的市佔率列居第二名,苹果以13.1%的市佔率位居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五名分别是Vivo(10%)和OPPO(9.2%)。


因此,苹果公司是唯一一家入围前五的非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在2015年第三季度Strategy Analytics的调查数据中,三星还排在第五名。很显然,第四季度三星被OPPO给超越了。歷史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三星电子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佔有率高达18.8%,当时是中国最高份额厂商,到2014年第四季度,这一数据滑落至7.9%。

 

 

华为、小米和联想将很快逆袭苹果、谷歌,你信吗?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下面是Linda Yueh的文章全文:
这个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一度超过苹果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它的总市值达到惊人的5500亿美元。从长远来看,两家公司可能会发现自己很难继续佔据最高位置,因为西方科技公司的主导地位面临着中国企业的挑战。看看过去几个月的股价表现,谷歌之所以佔据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苹果股价的下跌。分析师对iPhone的增长潜力越来越悲观,因为它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苹果占了全球智能手机的七分之一,仅次于三星。苹果销售的手机有三分之二来自美国之外,正是在海外市场上苹果面临中国便宜品牌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排在苹果之后的三大智能手机商全部来自中国:它们是华为、小米和联想。在过去三年里,三星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了五分之一,最大的赢家是中国企业。


在中国,市场份额却是颠倒的。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百度佔了搜索引擎市场的70%,月活跃用户达6亿,接近中国总人口的一半。中国已经有一半人口上网,还有无数人没有网络。 15年之前美国达到了这样的水平,现在网民数已经超过90%。当然,对于搜索引擎来说市场份额并不代表一切。例如,谷歌的邮箱服务Gmail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0亿,谷歌有能力获得健康的利润率,它还可以提供创新的广告销售方式,在决定交易的好坏上这些因素比市场份额更重要。


尽管如此,全球性覆盖已经是一个很难忽视的问题。在一些不发达的互联网市场,比如中国和印度,尽管靠广告获得收入的企业和靠智能手机获得收入的企业明显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中国企业已经紧逼苹果及其它科技企业。


阿里巴巴的覆盖率比亚马逊更好,中国人比起美国人更喜欢网络。在中国电子商务佔了零售的十分之一,在美国祇有百分之七。腾讯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6.5亿,它正在快速追赶Facebook的WhatsApp,几天前WhatsApp用户刚刚超过10亿。 Facebook无法进入中国,结果为新浪微博留下了增长空间。


就在不久之前,中国科技企业主要还是关注国内市场,现在它们已经越来越国际化。 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百度也在考虑在海外扩张,最近它进入了巴西市场。和谷歌一样,百度也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谷歌、苹果、Facebook和亚马逊是最大的四家科技企业,很快它们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将会加剧,这些中国企业包括百度、华为、新浪、阿里巴巴等。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苹果从最高位置跌落下来,这是一个徵兆,它预示着其它西方科技企业将被迫反抗,它们必须在全球市场中寻找进一步的增长机会。

 


这趋势,你同意吗?

 

 

 

【101传媒/整理报导】

 

-------------------------------------------------------

文章内容若有侵权疑虑,请来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本文评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