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银行扰房市?房仲:勿因噎废食

  • A
  • A+
  • A++
2015-07-27

容积银行扰房市?房仲:勿因噎废食
(图/取自网路)

 

台北市去年七月初率先公告,将实施『容积移转审查许可自治条例』,也就外界所称的容积银行。而自新制实施一年以来,根据调查显示,公设保留或道路用地价格,已从最高公告现值的近200%,下滑到80至100%还可能无法卖出,整个公设保留地的容积价值等于直接被腰斩!

不过,近期也出现相关报导在暗示,公设保留地价贬、交易冷清,是容积银行上路所造成的,甚至从估价专业角度来看,许多人质疑政府在容积价格认定上的公允性;房仲业者则认为,这样的报导角度,只是代表该媒体压根没搞清楚容积银行的真正意义,或者根本不了解。 
 

容积银行扰房市?房仲:勿因噎废食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举例而言,某区的容积增值,实来自该区公共建设质量改进,而其经费来自全体纳税义务人,利益部分当然应回归公共性,这就是容积属公共财的意义所在。然而过去相关制度实施上有欠周全,导致应该回归公众的容积增值利益扭曲为私人化,而容积银行正是为了将这种容积公共财利益私化的不正常现象带回正轨。 

至于交易活络程度及价格高低,缓冲期内可能仍要透过多个估价机制,不过最后还是将交由市场机制来决定;意思就是,有关容积买卖,的确是换成政府作庄,但还是会根据市价进行。况且对开发商而言,无论是跟谁买容积的差别都不大,重要在于是否有利可图;也就是说,在景气大好时,容积价格飙再高,都有开发商买单,因为到头来还是能顺利去化,转换成利润,反之则当然价贬交易冷,最惨可至乏人问津。 

其实,不需因为短期运作不顺畅或业者不买单,就因噎废食,甚至质疑容积银行制度本身或实施方式有许多问题。因为就如同经济发展和分配制度一样,两者关係不仅密切且都重要。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本文评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