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非灵药 教育需要的是落实

  • A
  • A+
  • A++
2014-12-31

创意非灵药 教育需要的是落实

(图/取自网路)

 

我们真的需要改革教育体系吗?据媒体在教育大会上的报导,改革者可不这样认为。早有评论诟病现今的学校已陷入「工厂加工式」落伍的量化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在 20 世纪可能管用,但在 21 世纪绝不能照搬照套。

 

 

就教育体系问题的解决方法,争论多且老套。一些人主张教学设备革新,一些人提倡教学方式创新。你可能看过关于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边玩边学」,Makespace 网站……相关的文章,举不胜举。教育模式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他们试图在将多种老套的教育框架相糅合以此来给教育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但到头来也只是可悲的小修小补罢了。

 

 

当前流行的教育理念大多宣导「探索式学习」,认为这样远比「直接学习」要好。这种教学模式能给叫苦不迭的教育系统这面闷鼓一击响亮的重敲。不过别被这些媒体炒作给骗了,这根本就不是创新。但话说回来,学校根本不需要创新,我们需要的是实践。我们需要一次改革,好让老师和学生免受工业化和经济的惯性思维迫害。

 

 

不幸的是,围绕教育的大多数言论并没有指向教育改变。相反地,人们使用着「进步」、「中止」这类词汇实际上却一直止步不前—大部分教育行业学者对未来世界的解决方法天真得几乎跟《杰森一家》一类的糟糕科幻片中的科学家们一样。他们期待未来能有所改变,但他们所提供的只是个未来版本的现在而已。这种思维定势註定无法提供真正的解决办法,只会将目前的问题一拖再拖。

 

 

让我们试着去回忆一下所有关于 21 世纪的技术用语。第一眼看上去,这些术语的思路没错,它们认为所有的特殊技能在未来市场仍旧保值,它们用长远目光看待当前的职场和项目,这些术语假设人们在未来世界里仍热衷于程式设计、创业和网间合作。这一切看上去非常合理,但稍微思考一下,这些前提都是错的。这种认为教育应紧紧围绕职业—工作、劳动力市场和职场生存技巧的想法与 21 新世纪应有的教育模式简直南辕北辙。

 

 

毕竟,「职场」是工业时代特有的概念。「职场」不仅仅是工厂思维的一部分,还是其标志性特徵之一。在牛津英文词典中,「职场」这个词直到 18 世纪才出现,并且到 20 世纪初期才与公司、生意、办公室和指定大厦相关联。「职场技能」这种词在工业时代之前的社会根本不存在。

 

 

试想一下,与此同时家变成了休息、享受个人生活、舒心的地方;办公室变成了生产、工厂和公共身份的专有地点。一个人在工作上表现越佳,相应地,就能在私人生活上享受更多自由。当个人身份能毫不掩饰地反映一个人的家庭安逸及职业无关的身份时,个体就正在以可消费商品的形式存在。

 

 

行销学的那套陈词滥调无所不用其极地强调这一概念:「家即心之所在。」在《绿野仙踪》的结尾,桃乐西告诉我们,家应当是满足个人追求的本源:「当我打算再次追逐心之所向时,我的目光不会超出我家后院一步,因为如果不是这样,我从一开始就走错了。」但工业时代的「家」的概念已不再是你徒手搭建的避所,也不是一堆物品的堆砌,而是你贷款买来的房子,里面摆满了在别人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物品。

 

 

在家和工作中保持独我的概念异常复杂,也难怪我们会感到困惑。在这个以稀缺性为导向的市场,拥有独特身份比起工作效率高,是一种更让人买帐的优点。坏的是,我们现在错误地认为想要教育出民主社会公民,就得教他们如何赚大钱。毕竟高收入等同于高的个人自由。所以我们专注于职场技能,用「创新」、「中止」这类无意义的字眼维繫工业时代的现状。

 

 

用 Bell Hook 的话来说:「民主教育正在被破坏,大型交易和公司资本主义鼓励学生孤立地把教育看作谋取物质成功的工具。这种想法夸大了资讯获取的重要性,从而贬低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全世界的教育系统都需要注重实践,而不是创新。一场思想形态之争已经展开。原地打转的创新派像所有歷史神话中的暴君一样,用「进步」的虚假承诺来维持其乖戾古板的寡头政治,却什么希望也给不了。我们应该像英雄们、先知们和步兵们一样将学生从工业思维中解放出来,将老师从定势思维中解放出来,然后我们要教育学生去创造一个不同于现在且绝对比现在要美好的世界。

 

 

【一零一传媒/整理报导】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本文评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