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维新、力拼城市转型 林右昌:我要找回基隆的自信心

2018-02-20
  • A
  • A+
  • A++

老店维新、力拼城市转型  林右昌:我要找回基隆的自信心

 

背负基隆市民求改变的盼望,以十万票赢得基隆市长选战的林右昌,在上任三年多的期间,为基隆擘划出活化再生的蓝图,一改基隆老旧面貌。

 

你脑海中的雨都基隆,有着怎么样的景象?充满杂乱、柏油路坑坑巴巴的灰黑市容,还是明明距离臺北相近,却始终与二线城市画上等号的窘况?没错,这些无法言明的心得,正是土生土长的基隆人,说不出口的哀鸣。

 

不过,这情况在近三年来开始有了转变,杂乱的电线逐渐消失、斑驳的天桥被移除,分处不同位置的交通站开始统整、海港旁的建设突然多了起来……,这些变化,让基隆的城市风貌有了新样态,而这变革的背后,正有一只看不到的手操盘着,其灵魂人物正是他─基隆市长林右昌。

 

除去杂乱景象

就为调整城市结构

 

「县市长要做long-term(长期)的规划,而且要在一定时间可以看得到成果,这样人民才会有感,」弯起一抹淡然的微笑,林右昌眼神坚定地说出他执政三年的心得。

 

这位城乡所出身的林右昌,从民进党中央党部副祕书长、行政院长办公室参议、总统府秘书长办公室专门委员一路走进基层,在二○一四年赢得过半数选票,一举攻破长期由国民党执政的基隆,成为新任父母官。

 

或许你会问,挟着高度期待的青年政治家,要怎么运作与规划,让基隆人民有感,进而翻转这座长期被忽略的城市面貌?

 

要说如何在短短四年内,让民众有感,林右昌以一句「基隆要翻转,就必须重新调整都市结构」定调,俨然成为这位新市长的执政方针。

 

头脑清晰、节奏明快的林右昌分析,过去在煤矿业、渔业及航运都有好名声的基隆,由于面临产业转型失利,而顿失发展性,「再加上基隆人常到大臺北上班,体会到直辖市的资源跟建设,但回到基隆时又会觉得自己像次等公民,而这个落差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他坦言,这正是担任基隆市长为难之处。

 

对此,非民代出身的林右昌,甩开过往首长既有的人情包袱,一上任,不仅封了基福公路,基于安全理由,拆迁成功陆桥下三十几年的摊贩,再加上将火车站旁中山一、二路道路拓宽、第一年就剪除一万两千公斤的旧电缆线等举措,将争议许久的问题直接搬上檯面,把干净的天际线与空间还给居民。

 

「很多人会觉得基隆变漂亮、宽敞,但是却说不出哪里改变,对,我们就是从这些贴近民众的生活细节开始做起,让他们开始觉得,原来基隆也可以这么美」!

 

当然除了从细部做起,林右昌把企图心放更大,他妥善运用其所学,重新定位基隆核心区产业布局,规划「市港再生标竿计画」,设立东岸停车场商场、国门广场、改建邮轮旅运中心、办西岸会展与旅运智慧大楼,再加上整合基隆火车站,让其成为结合市公车、国道及省道客运、轻轨于一身的城际转运站,营造出不同于以往的城市景色。

 

「这些规划一旦完成,新产业就会在这区域产生,基隆港也会脱胎换骨,市民也会慢慢恢復对基隆的自信心与光荣感,」这是林右昌的战术,也是他民调始终居高不下的关键。

 

放大格局

基隆将与大臺北连结

 

除了布局基隆产业外,近期前瞻基础建设将基隆轻轨纳入计画之中,承诺预计花新臺币八十一亿,建构串联从南港到基隆的轻轨路线,与大臺北地区有效连结。

 

不过该项计画一公布,瞬间引来外界担忧,忧心仅三十七万人口的基隆,已有臺铁及客运等交通疏通通勤人口,何需耗费公帑盖一条可能成为「蚊子轻轨」的公共建设?

 

对此,林右昌频频站上火线强调,「过去总是谈基隆运量不足,但我是以完善臺北、新北、桃园等首都圈的交通以及经济机能去设想的,谈的层次不一样!」林右昌强调,近年来有一百万个邮轮旅客到基隆,再加上基隆现正发展的会展产业,人口红利将会大幅成长,轻轨停的站点较多,服务范围也会变大,不仅能改变基隆民众公共运输习惯,旅客也不需「等火车」,而是能搭乘几分钟就来一班次的轻轨,串联基隆邮轮母港,节省往来大臺北的运输时间,基隆河谷廊带产业也将顺势而为。

 

「我们是首都圈中,唯一不是直辖市的城市,为此我们思考,要怎么做才能让基隆更好,所以,我们事前做好许多规划设计的准备,每当中央有重大政策时,我们就能立刻提出,而这也是为什么基隆能获得这么资源的原因。」这是林右昌的自我定位,也是他一步步把市民对基隆信赖赢回的企图心所在。

 

老店维新、力拼城市转型  林右昌:我要找回基隆的自信心 | 文章内置图片

 

林 右 昌

出生:1971年3月10日

学歷:国立臺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经歷:臺湾城市竞争力发展协会理事长、民进党中央党部副祕书长、总统府游锡堃秘书长办公室专门委员等

现职:基隆市长

 

  • 本文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