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剂肠泌素 降低糖尿病併发症风险

2017-01-08
  • A
  • A+
  • A++

併发症恐致命 再忙也要顾健康 让控糖更有效、方便,生活更轻松
 
本身为药师背景的周锡洋,竟未正视糖尿病严重性,退休才开始顾健康!40岁时因为上厕所发现尿液引来蚂蚁,到诊所检查后确诊罹患糖尿病。因工作繁忙、身兼主管经常要聚餐应酬,再加上自己是个老饕、喜欢美食,酒量很好、也常朋友相聚小酌;过去近二十年来,即便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及家族病史,饭前血糖曾高达350mg/dI、是正常人的三倍以上,糖化血色素已破表飙至二位数11.3%,但总因太忙而未积极面对治疗糖尿病,总想等退休后再来顾健康。直到两年前届退休之年,才开始规划积极接受糖尿病治疗,但让周先生「有够嚥气」的是,ㄧ开始在诊所就诊、使用糖尿病口服药物来控制,但成效一直不佳,这才让周先生非常担心,虽然运气很好还没有明显併发症发生,但必须将血糖控管列为退休后的首要任务。

针剂肠泌素   降低糖尿病併发症风险 | 文章内置图片

图一/谢明家医师表示,台湾糖尿病患,近七成血糖不达标,也增加罹患各种併发症的风险。


 
48岁的林文品,为拼事业丢健康、险让慢性病夺生命!林文品有家族糖尿病史,五年前,因为左脚踩到铁钉未即时到医院打破伤风,之后因为伤口发炎造成蜂窝性组织炎、需清除坏死肉,在开刀清创手术检查时,发现饭前血糖竟高达400mg/dl、糖化血色素9.8%,发生意外才发现罹患糖尿病。因工作繁忙、生活作息不正常,常常到了晚上11点才吃饭,总是感觉非常疲累、无精打采。除了糖尿病,血压、血脂也高,是典型的三高病人,随着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体重也从原本的95kg、直线再上飙20kg,成为115g的大胖子!因为工作忙碌而常忘记服药,血糖、血压和血脂也一直降不下来,为了减重,也曾参加减重班,但成效不彰!
 
糖尿病人口多 血糖控制不佳 併发症风险高
 
台湾糖尿病患,近七成血糖不达标,也增加罹患各种併发症的风险!临床研究发现,糖化血色素如能下降一个单位,就能减低各种併发症的风险,包括降低43%因末稍血管疾病所引起死亡或截肢,小血管疾病风险则能减少37%,需要白内障手术的风险则可减少19%,心脏衰竭、心肌梗塞以及中风的机率,则分别下降16%、14%、12%2。

针剂肠泌素   降低糖尿病併发症风险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周锡洋(图中)表示,40岁时因为上厕所发现尿液引来蚂蚁,到诊所检查后确诊罹患糖尿病。


 
口服药疗效不佳 连带有三高问题 未好好遵从医嘱导致血糖控管不佳 陷入恶性循环
 
多年以来,在医师及卫教师等人的卫教解说下,大部分糖友均了解控糖的重要性,但为何治疗状况却如此不佳?彰化基督教医院糖尿病健康e院副院长暨员林基督教医院副院长谢明家医师说明,从他自己在门诊多年经验与这二位病患的状况来说,二位糖友都有糖尿病家族病史,连带都合併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病,林先生还有体重持续增加的过度肥胖问题。
 
这二位糖友也都因为忙于打拼事业工作忙碌、作息又不正常,同时又必需服用多种治疗慢性病药物,因服药种类过多所带来的不便性,因此没有完全遵从医嘱好好服用药物,导致控糖效果不佳。再加上糖尿病为进展性疾病,口服降血糖药物随着每年下降的胰脏功能效果不如以往。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往往无法继续有好的控糖效果、让数值达标。
 

针剂肠泌素   降低糖尿病併发症风险 | 文章内置图片

图/林文品(图左)表示:为拼事业丢健康、险让慢性病夺生命。

 

新型针剂降血糖药物 肠泌素GLP-1助达标
 
谢明家指出,以往当糖尿病患使用多种口服药无法有效控制时,将需要注射胰岛素,但有些糖友非常抗拒施打胰岛素,一部分是因为担心体重增加和低血糖等副作用,一方面是听信访间流言担心打胰岛素会有不良反应。肠泌素则是在施打胰岛素之前,提供糖尿病友在治疗上一项新的选择。肠泌素除了能够促进胰脏分泌胰岛素,抑制升糖激素,控制血糖之外,还可让大脑产生饱足感,抑制胃排空,进而让患者能有效控制体重,配合运动,当然 就更容易控糖。
 
目前通过健保给付的针剂降血糖药物(肠泌素GLP-1)有四种:注射频率分别有1天2次、1天1次和1週1次,提供医师与病人治疗上不同的选择。谢明家副院长表示,这类新药上市,尤其对于有三高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大福音,有机会帮助病人降低糖化血色素,减少低血糖风险,透过控糖能有效预防脑中风、心肌梗塞、肾病变、视网膜等病变併发症。
 

针剂肠泌素   降低糖尿病併发症风险 | 文章内置图片

糖友赠送『控糖高手』压花匾额赞扬谢医师医术超群。

 


谢明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如果服用两种以上口服降血糖药物,仍难以让糖化血色素达标,此时就可以考虑换用新型针剂肠泌素,降血糖,也能有效控制体重,(根据病人生活型态选择注射频率);一週一次,(更加)方便使用。

 

资讯来源:彰化基督教医院

  • 本文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