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否成功 交棒五年是关键

2014-11-06
  • A
  • A+
  • A++

传承是否成功 交棒五年是关键
(图/取自网路)

 

张忠谋博士于1985年 8月应邀回台担任工研院院长,李国鼎先生即邀请其讨论如何再开一家半导体公司,当时台湾在半导体技术落后先进制程2.5代,张忠谋考量台湾 具有高制造良率(yield)及工程师勤奋的优势,提出创新的Pure Foundry营运模式。

 

因为政府对其充份信任,于次年成立台积电,由张忠谋担任董事长迄今。台积电设立时实收股本仅新台币13亿7千7百5拾万元,经过张忠谋28年的卓越经营,目前市值已高达2兆7千亿元(以12月9日收盘价105元计算)。不仅为创始股东,包括荷兰菲利浦公司(当时投资27.5%)、台塑(3%)及政府(48%)创造惊人利益,也是台湾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少数引以为傲的标竿企业。

 

 

台积电在金融海啸前四年(2004~2007),每年平均购置固定资产新台币(以下同)809亿元,约为同期每年平均折旧及摊销金额(748亿元)的1.08倍。但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啸时,其第三季购置之固定资产紧缩至105亿元,第四季为112亿元。2009年第一季更萎缩至56亿元,显示当时台积电决策者面对金融海啸缺乏信心与策略。

 

张忠谋董事长在2009年6月回任总执行长后,立即大手笔投资在先进制程之研发与设备,2009下半年购置固定资产752亿元,约为上半年的6倍, 2010年至2012年更逐年增加至2461亿元,今年前三季购置金额已高达2136亿元, 研究发展费用亦由过去占营业收入的5%,大幅提到8%(详后附表)。张忠谋善用金融海啸之契机,大步跨入先进制程,让后面的竞争者,永远追不上来。这是企业面对景气波动最好的经营教材。

 

 

 

掌握景气变动契机,让后面的竞争者永远追不上来

购置固定资产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每年也要提列高额的折旧费用,台积电每年折旧及摊销数,由2004年的不到700亿元,至2013年已超过1500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25%;同时其用人费用(薪资奖金及红利)亦由2004年的166亿元,提高至2012年的544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10.7%),近十年期间薪资提高约2.3倍。即使提列如此高额的折旧费用,及提高用人费用,但因营收维持2位数的年平均复合成长率,其毛利率更攀升至48%,每股税后净利亦再创新高(2012年6.41元,今年前三季为5.53元)。如此亮丽的成绩单,再度证明 张忠谋的卓越经营能力。

 

张忠谋董事长于2009年6月回任总执行长时,就设定于3至5年间交出执行长棒子,上(11)月12日,台积电董事会决议:核准任命刘德音博士及魏哲家博士为总经理暨共同执行长。总经理暨共同执行长应执行董事长所指定之职务并直接向董事长负责。「财务」及「法务」组织仍直接向董事长负责。

 

 

上市公司董事长应由谁任命?

孙运璇资政曾称赞:「台积电不仅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台湾经济的起飞」。张忠谋对于台积电的贡献,有目共睹。毫无疑问的,其对台积电的接班人有绝对的发言权。但若回归公司法制,一个上市公司之董事长,係由股东投票所选出之董事所共同选出。从台积电目前的股东结构,除了外资以外,行政院国家发展基金管理会为最大股东(占6.38%)。因此纯粹依法论法,大股东才是决定台积电董事长的最终决策者。

 

另外,从传承的角度,张忠谋所提出董事长的条件,例如「器大识深」,都值得我辈学习与深思。但若从接棒者未来顺利接班的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与公司未来接棒者关係更密切的,还有公司的同仁。因此企业领导人在传承的过程中,除了设立领导人条件、积极培养接棒人才库(最好能涵盖二个世代),在遴选接棒人的过程中,也可以双向沟通,听取同仁的想法。毕竟他(她)们才是要与这位接棒人共事更长久的一群。

 

 

谁是财报签章负责的经理人?

台积电在蔡力行担任总执行长期间(2005~2009年第一季),係由蔡力行及何丽梅(资深副总经理暨财务长兼发言人)共同在财务报告的经理人栏签章,此为台湾上市公司所仅见。在张忠谋回任总执行长后(2009第二季),经理人栏则由何丽梅签章,从证交法对财务报告法律责任的立法意旨观之,亦值得探讨。

 

如今公司董事会决议由刘德音及魏哲家担任总经理暨共同执行长后,那麽谁是依法应在财务报告上签章之「经理人」,不仅是证交法对于财务报告签章负责之规范,更是公司所培养接班人选,应该在那个阶段,让其更深入瞭解及掌握公司之「财务」及「法务」?相信张忠谋董事长应该有其阶段性之考量与规划。

 

 

评定企业领导人,在他交棒五年后

如果没有张忠谋,就不会有今天的台积电,这是公认不争的事实。多数人也相信张忠谋于将执行长职位交棒后,他必然也仍然是一位掌握台积电全局的董事长。

 

张忠谋曾说:「今天的成功,也不代表永远成功,甚至也不是明天会成功」。笔者作为一个公司治理与企业传承的观察者,也在国际专业机构实践接棒与交棒。我们相信:评断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任内的辉煌表现,更在他交棒的五年后,这个企业是否更为卓越!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 本文评论:
分享: